网站颜色:

新闻理论十讲10讲(新闻传播通用系列)陈力丹 复旦大学出版社 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新闻传播通用教材 大学新闻学教材.

  • 产品名称:新闻理论十讲(新闻传播通...
  • 是否是套装:否
  • 书名:新闻理论十讲(新闻传播通用系列)
  • 定价:30.00元
  • 出版社名称:复旦大学出版社
  • 出版时间:2008年06月
  • 作者:陈力丹
  • 作者地区:中国大陆
  • 开本:16
  • 书名:新闻理论十讲(新闻传播通用系列)

  商品基本信息,请以下列介绍为准
商品名称:  新闻理论十讲
作者:  陈力丹 著 著作
市场价:  (咨询特价)
ISBN号:  9787309060362
出版社:  复旦大学出版社
商品类型:  图书

  其他参考信息(以实物为准)
  装帧:平装  开本:16开  语种:中文
  出版时间:(咨询特价)-01  版次:1   页数:322
  印刷时间:(咨询特价)-01  印次:1   字数:(咨询特价)

  主编推荐
《新闻理论十讲》抛弃了以往教材所谓“严谨系统”的结构,以新闻理论关键词作为章名,以重要论断作为节名,形成体例上的开放式系统,避免了对新闻理论刻板生硬的演绎和组织。《新闻理论十讲》适合于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课程、非新闻专业通用课程,对于新闻业界人士而言,也是充满智慧、极富启发的很好读本。

  目录
写在前面/1
xx讲  新闻——叙述事实/1
    一、新闻≠宣传/1
    二、新闻≠舆论/7
    三、欧洲文明中“新闻”是指新鲜的信息/8
    四、中国历史中对“新”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/12
    五、中国传统的传播体系如何限定“新”的内涵/14
    六、陆定一的新闻’定义/20
    七、我国现代语言文字中“新闻”的内涵过宽/23
    八、新闻学界关于新闻的定义/24
    九、新闻的特性/26
第二讲  新闻价值/28
    一、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/28
    二、为什么人能够判断事实的新闻价值/31
    三、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/35
    四、在新闻实践中体验新闻价值/47
    五、传播者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使用价值是有限的/51
    六、传媒选择事实时的实际运作标准/56
    七、几个问题的讨论/59
第三讲  新闻真实/61
    一、新闻真实——事实的真实/61
    二、新闻真实受到的各种自然制约/64
    三、造成新闻不真实的诸多具体原因/77
    四、传媒对科学的误读/97
第四讲  新闻客观性原则/101
    一、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/101
    二、客观性首先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/108
    三、客观性作为一种报道方式/112
    四、我国历xx一度存在的“客观主义”概念/118
    五、我国新闻中较多的主观操控现象/121
    六、新闻表现立场与客观报道是否存在矛盾/124
    七、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的各种自然而无形的影响/126
第五讲  大众传媒的职能/131
    一、一种泛化认识: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/132
    二、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,定性传媒职能/133
    三、关于传媒的四大基本职能/149
    四、从传媒与经济的关系,定性传媒职能/154
    五、从传媒形态本身定性传媒的职能/160
第六讲  新闻出版自由/164
    一、宗教裁判所和世俗王权的书报检查制度/164
    二、18世纪两个载入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宪法性文献/174
    三、19世纪关于言论自由的文献——《论自由》/176
    四、20世纪以来共产党人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献/180
    五、国际上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件/185
    六、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理论讨论/191
第七讲  新闻法/200
    一、区分“法制”与“法治”/200
    二、世界上的两大法系/203
    三、新闻传播法的渊源/209
    四、中国新闻立法的历史/210

    五、新闻法的基本理念和应有的内容/218
    六、我国新闻法难以出台的原因/225
    七、我国新闻实践中的“新闻官司”/227
第八讲  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/236
    一、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一般理解/236
    二、我国职业新闻从业者道德意识现状/247
    三、造成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/249
    四、目前首先要做的事情/254
    五、目前普遍存在的违反职业规范的16种现象/257
    六、新闻职责忠诚的两个金字塔模式/281
第九讲  宣传学/285
    一、宣传概念的历史和定义/285
    二、宣传的几个特点/288
    三、几种常见的宣传方法/290
    四、宣传伦理/298
第十讲  舆论学/300
    一、舆论概念的历史和定义/300
    二、舆论的八要素/304
    三、舆论的形成过程/310
    四、舆论监督/319

  精彩内容
    **讲  新闻——叙述事实
    一、新闻≠宣传
    新闻是什么?一般说来,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。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一件事,只要对方知道了这件事,新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了,所以,新闻传播的归宿是“受者晓其事”。
    宣传比较复杂一点,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,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、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。这就是说,宣传是要传播观点,它的目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、控制人们的行为,所以宣传行为的重心不是接受者,而是传播者,它的归宿是“传者扬其理”,宣传者只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,任务就完成了。
    宣传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政治宣传,一类是商业宣传。在政治宣传中,观点的赞同者会积极接受这种宣传,而观点相左者,则会回避或抵制这种宣传。这种情况在和平社会可能感觉不太强烈,我经历过“文化大革命”,对这种情况印象**深刻。当时我上中学,两派斗争也**激烈,大家都去抢广播站的播音权,如果正好是我这一派控制了广播站,广播站的大喇叭天天播着我这一派的声音,我走在校园里会感到扬眉吐气、**舒畅。过了两天,广播站可能被对立的那一派夺走了,广播站播送他们一派的声音的时候,我走在校园里恨不能捂上耳朵不听。在不同的政治观点的传播中,这种现象是**明显的,观点的赞同者会越来越积极地接受宣传者的
......

  内容简介
有没有适合中国本土的新闻理论教材?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教授陈力丹所著的《新闻理论十讲》应该算作理想的一种。
《新闻理论十讲》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教材。体现在三个方面:
首先,结构和体例的创新。本书抛弃了以往教材所谓“严谨系统”的结构,以新闻理论关键词作为章名,以重要论断作为节名,形成体例上的开放式系统,避免了对新闻理论刻板生硬的演绎和组织。
其次,内容和观点的创新。本书克服了以往教材说教和武断的观点罗列,提倡应用性的新闻理论,充分吸收了新闻实践和理论的前沿成果,并借鉴了相关学科的理论,对于中国新闻实践颇具指导意义。
再次,表达和传播的创新。本书摒弃了抽象的论述,以漫谈和对话的方式表达新闻理论,直白生动,深入浅出。书中的大量案例和图片,更增添了阅读上的快乐和理解上的便利。
《新闻理论十讲》适合于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课程、非新闻专业通用课程,对于新闻业界人士而言,也是充满智慧、极富启发的很好读本。

  作者简介
陈力丹,男,国家二级教授(文科*高级别),1951年2月出生。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所所长,新闻学院新闻学责任教授、传播学方向博士生导师、博士后流动站站长、《国际新闻界》月刊主编。
(咨询特价)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。1976-1978为《光明日报》编辑。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。1981-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,1993年起为研究员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2003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工作。
(咨询特价)年以来发表各类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成果800多万字,包括独著17本、论文200多篇、一般文章1500多篇等等。另外,独编著6本、合著、合编的书十几种。
根据南京大学中文社科数据库(CSSCI)的统计数据,1998—2005年发表文章95篇。2001—2005年被引用的篇数125篇,被引用篇次189次(排除自引),两个数据均居全国新闻传播学界**位。
根据徐剑2006年1月发表的《基于CSSCI(1998—2003)的研究》,在全国新闻传播学界综合学术评估得分520分,居**位。

热门设计服务